三线建设时期,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作为保存备用国家基准、标准和开展尖端测试技术研究的第二基地,始建于大邑县鹤鸣山。
建院以来,共建立和保存了涉及几何量(长度)、热工(温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与频率、光学、化学、声学、电离辐射等十大计量领域的国家基准、副基准36项,占全国现有总数的1/5,是国家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流电动势国家副基准及比较基准是电学量值的基础,对于保障电气测量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国家电压基准自1958年开始筹建,经过多次升级与补充,目前已经形成了直流电动势国家副基准和比较基准两大主体,为我国的电压单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建立背景:
直流电动势国家副基准及比较基准是我国电气测量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旨在保障全国电压单位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其建立背景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升级和完善,目前已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准体系。 服务领域: 直流电动势国家副基准及比较基准的服务领域涵盖了计量测试、智能制造、电力及科研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各种电子仪表的研发和制造提供了可靠的计量保障。
亮点:
直流电动势国家副基准主要用于保存国家量子电压作证基准复现的电压单位,并承担向工作基准电池等进行量值传递任务,保证全国电压单位的统一。目前,该副基准由20只标准电池组成,其中包括苏联生产的标准电池、上海电工仪器厂研制的标准电池以及扬州师院研制的标准电池,其电动势平均值年变化小于1X10-7。
应用场景:
多年来,直流电动势国家副基准及比较基准已经为多个领域和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支持。特别是,为国内计量技术机构的标准电池提供准确的电压单位溯源服务,充分展示了直流电动势国家副基准及比较基准对于电压单位保存和溯源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电学计量:
用于校准电压计量装置,确保其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还可用于精密测量的数字多用表、多功能标准源及高等级电位差计等的量值溯源。
科研实验:
提供准确的电压参考信号,为电学计量研究工作提供重要支撑。